聯合筆記》誰偷走台灣勞工的努力?

徐碧華


新揆蘇貞昌首次面對立法院,主計處就端出大禮,說今年經濟成長率和失業率可望雙雙「保四」。這一次,蘇貞昌可不敢誇耀,因為執政團隊越強調,勞工的怒氣就越高張。

勞工面對一個討厭的事實:什麼都漲,就薪水不漲。去年實質平均薪資和經常性薪資雙雙負成長,這是歷史新低紀錄,也是首年薪水漲幅追不上物價漲幅。台灣勞工傻眼了:怎麼會這樣?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薪水比物價漲更多。

這是世界趨勢嗎?並不是。韓國製造業勞工近四年實質薪資成長百分之二十七,同期間,台灣只成長百分之二點七,薪資漲幅是人家的十分之一。何況,經建會還說,近三年台灣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高於韓國,台灣勞工創造的附加價值可不差。

這讓台灣勞工更怨嘆了,不禁要唱:「我比別人卡認真,我比別人卡打拚,為什麼我比別人卡歹命…」經濟成長是事實,薪資下滑也是事實,這中間的差距,被誰拿走了?

主計處的說法是,被就業機會的增加拿走了。但這個答案有問題,就業機會增加只拿走一小部分,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四之上,去年就業機會不過增加百分之一點五九。主計處又說,是勞工自己拿走了,只是變成未來所得,未計入現在所得。這麼說也不太對,勞退新制與舊制是互斥的,又不是領雙倍的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的成本長期來說並沒有增加。

那是政府拿走的嗎?這個說法可以成立。去年政府稅收超徵一千億元,一千億元約占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一,相當於一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率。

除此之外呢?即使政府課稅拿走了勞工辛苦所得,勞工也還不至於落得薪水袋縮水,至少,過去多年以來一直都是薪資成長、稅收成長的雙贏結局,那問題難道在資方嗎?政府不要一味怨嘆財政困難,一心只想調漲物價,調漲健保、勞保費率,因為台灣勞工已經夠辛苦了。還是請勞委會為勞工做點事,幫勞工把失落的薪資找出來,還給勞工。

勞工有權分享台灣的經濟成長,薪資成長應該回到與經濟成長同步的軌道上。



-----------------------------------------------------------------------------------------------------------------
簡單來講
就是啥都漲
就是薪水不漲
不只不漲還縮水
物價漲的嚇死了
台北市的房貸一年半可以再高雄買公寓
這不是城鄉差距
高雄也是大城市

人們的心理到底在生什麼病
一坪100多萬的房子跟一坪1000塊的房子
不說裝潢的差距
那到底是什麼可以差這麼多還賣的出去

有人在路上挨餓受凍
有人在屋裡開復古派對 錦衣玉食

有小孩子繳不出午餐錢
一碗麵的故事更是將社會角落的寫照放大擴大
角落可能已不再是角落

也有小孩子外公來頭不小
從小腳蹬BURBERRY
出門作轎車 有保鏢 說不定不到18就環遊世界

雖然台灣的大家都很好
很關心世界需要關心的角落
但每每在看那些故事的時候
台灣的角落...是不是就被忽略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